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前言: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问题,也是一个底线问题,是决然不可能退让的,故而我国近些年来面对台独分子的挑衅言行,频繁进行了军事演习和战机巡航。
而在美国的眼中,台湾则是其第一岛链的重要环节,是遏制中国的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故而也不太可能就此放弃台湾,频繁唆使盟友,派遣零星军舰,穿行台湾海峡,为台独分子撑腰。
这使得中美两国在台海地区大打一场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高。
面对当前全球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一旦全面开战的话,会造成多大的伤亡的,这是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问题,而对此日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世界经济不断下行的当下,到处都充满了火药味,即使是想回归的宝岛台湾,也会受到外力干扰,这条回归之路必定充满荆棘。
日本人眼中,想让台湾回归大陆,只有武统才能实现,他们假设了这场武统的结果,虽是纸上谈兵没什么实际意义,但他们与广岛、长崎进行了比较,这就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
2023年,日本长崎大学废除核武器中心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名为《避免台湾海峡的核战争》,该报告模拟了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后,局势可能升级成不同等级的战争。最严重的设想是一场有限的核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双方总共使用了24枚核武器,并配合大量常规武器,攻击对方的军事设施。
最终的结果极为惨烈,预计将造成多达260万人的死亡。尤其是核爆炸的地区,短短几个月内就可能造成至少25%的居民伤亡。同时,核辐射和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危害,将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更严重的是,核辐射及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存在,将对幸存者的健康产生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伤亡数据仅基于有限核战争的前提,若冲突演变为全面核战争,伤亡数字极可能翻倍甚至更高,造成的灾难程度将远超人类想象。如此庞大的死亡人数,让任何关心和平的人都不禁感到沉重和震惊。
尽管如此,正如前文所述,台湾问题是中国绝对不允许放弃的核心主权问题,无论付出多大牺牲,都不会在这一问题上让步。未来台海是否爆发战争,战争是否会升级为常规战争、有限核战争,甚至全面核战争,关键取决于美国方面的决策和态度。
冰冷却清晰的毁灭清单战争首先是一道数学题,一道关于死亡与毁灭的计算题。
一份来自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兵棋推演,给出了令人心悸的数字。在常规冲突的假设下,美军的伤亡可能接近七千,解放军则超过两万。
但这只是军人的数字。真正的黑洞,是台湾岛上平民的伤亡。在人口稠密、地域狭小的岛屿上,战争第一个月就可能夺走50万到100万平民的生命。
台北、高雄这些繁华都市,将瞬间沦为人间炼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成为难民。这还不是最糟的,这仅仅是常规战争。
经济的账单同样触目惊心。台湾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承载着世界近五分之一的货运量。一旦开战,这条全球贸易的动脉将被瞬间掐断。
油价飙升,股市崩盘,全球性的失业潮将席卷而来。更致命的是“硅盾”的破碎。全球一半以上的高端芯片产自台湾,台积电的停产,意味着全球电子产业链的休克。
比金钱和生命更沉重的,是无形的代价。
一场台海战争,将彻底改写世界秩序。如果美国战败,其在亚太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将瞬间瓦解。一个承诺保护盟友却无力回天的帝国,其信誉将荡然无存。
日本、韩国这些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护伞的国家,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焦虑。它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是选择倒向新的强者,还是走上危险的自保之路?
地缘政治的信任链条一旦断裂,整个亚太地区将陷入长期的动荡与猜忌。联合国安理会将在常任理事国的直接冲突中彻底失能,国际法治沦为一纸空文。

战争还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它将在中美两国人民,尤其是海峡两岸的同胞之间,埋下长达数代人的仇恨。
这种敌意的遗产,比任何被摧毁的建筑都更难重建。它将侵蚀我们对于和平、理性和交流的全部信念,让世界重新滑向野蛮的丛林法则。
这场潜在冲突的棋盘上,各方早已落子。
解放军的军力发展迅猛,东部战区枕戈待旦。福建号航母、055型万吨大驱、歼20隐形战机,共同构成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
更具威慑力的,是火箭军的“杀手锏”。东风21D与东风26,被誉为“航母杀手”,专门用于拒止强大的外部干预。而东风17,那枚几乎无法拦截的高超音速导弹,更是悬在对手头顶的利剑。
天平的另一边,是依然称霸全球的美国军事力量。十一艘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是其流动的国土,福特级航母搭载着F35C隐形战机,可在全球任何海域投射力量。
美军在日本冲绳、关岛的基地,如同锁链般扼守着关键节点,第七舰队常驻横须贺,随时准备介入。B2隐形轰炸机可从遥远的基地起飞,执行打击。
棋盘上,日本是不可忽视的角色。它既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也为美军提供了关键的后方基地。其海上自卫队拥有“出云”号准航母和“宙斯盾”驱逐舰,战力不容小觑。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台湾,则试图以“不对称作战”寻求生机。F16V战机、雄风反舰导弹,构成了其以小博大的最后防线。
所有关于常规战争的推演,都有一个脆弱的前提:双方不使用核武器。
但当常规战争的赌注大到一方无法承受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还剩下多少分量?如果一艘坐拥数千官兵的美国航母被击沉,局势会如何演变?
一旦某一方在常规战场面临惨败,铤而走险动用战术核武器,就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这将不再是伤亡几万人的战争,而是以百万、千万计的毁灭。
日本长崎大学的一份报告描绘了恐怖的场景:若战术核武器被使用,伤亡可能瞬间飙升至600万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
核战争一旦开启,便再无赢家。失控的核反击将把对方的城市和工业基地从地图上抹去。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性的核辐射污染和“核冬天”。
阳光被尘埃遮蔽,气温骤降,农业停摆,饥荒和瘟疫将成为人类文明最后的墓志铭。这根悬在天平上方的丝线,脆弱到任何一次误判都可能将其绷断。
结语账单的两端,无论是冰冷的数字,还是无形的崩塌,都指向同一个结局。无论天平最终向哪一边倾斜,坠入深渊的都是整个人类文明。
驱动冲突的,是历史的纠葛、主权的执念与大国的博弈。但这一切的“理由”,在最终那张无法承受的代价清单面前,都显得苍白而荒谬。
唯一的“赢”,或许只存在于战争从未发生的那条世界线。
参考信源:国台办: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两岸关系)——国际在线2025-06-11
美智库模拟中美台海战争:将摧毁一半的中国海军,1万解放军阵亡——阵匠2025-6-22
【资料上新KFIP2023-885】下一场战争的首场战役:围绕大型岛屿之战的兵棋推演——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2023-3-20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岛屿之战中文破解版(万一中美在台海开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