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大拜年#
最近上班摸鱼上网冲浪时
看到了这样一个有点阴间
但特别好奇的问题——
这么有意思的问题
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
接下来请看我翻遍各种资料
得出的“研究成果”
首先
确实是有相关的规定的——
“死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
尸体需要立即放入太平间
或者指定的场所内”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
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1-遗体保存
之前给老爷们科普过
人死后尸体的变化情况
常温状态下如果保存不当
可能3个小时就会“有臭味”了
不管对家属还是对死者本人
这都是不太好的情况
只有及时把尸体送到太平间
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保存
才能尽可能避免这个问题
病人离世后
医院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处理
抢救记录、死亡记录
死亡信息传保卡等等...
亲友离世后
家属这边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签署文件、联系处理后事等等
在这段时间中
太平间就是一个合格的
“中转站”
正常情况下
这个“中转”时间不会太久
一般也就个把小时
殡仪馆那边接到通知
会安排车辆过来接收
遗体运送车外观普普通通
里面别有洞天
遗体运送车达到医院后
院方会通知家属来太平间
通过身份识别卡认领遗体
身份信息都确认无误后
就能上车接走了
不过也有例外
比如遭遇意外、客死他乡的
如果家属想带回老家火化
流程就会更麻烦一些
亲属这边
需要准备亲属关系承诺书
遗体外运申请承诺书
本地殡葬部门
需要签发遗体外运审批表
老家那边的部门
需要签同意接收证明
这些都准备齐了
才能安排专门的车辆接回去
如果是这种情况
那遗体在太平间的“中转”时间
就会变长很多了
2-推广火葬
除了前面这点
太平间还发挥了另一个重要功能
推广火葬
在很多地方
由于传统文化民俗的影响
很多人还是倾向于
用土葬等等丧葬方式
处理自己亲友的后事
病人去世后
家属自行把遗体运走
可能是为了“入土为安”
安排土葬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遗体先放到太平间
然后再对接给殡仪馆
可以更好的保证火葬的推广执行
另外
如果家属把遗体运回自己家
周围的居民、邻居
生活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先送到太平间”
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3-特殊情况
另外
还有一些特别的情况
比如病例特殊、需要研究
或者死因存疑、需要进一步检查
这些情况下
遗体都需要在太平间
多待一段时间
再比如
签署了遗体捐献书的
医院会通知相关机构来接收
期间也需要先在太平间停留
综上所述
病人在医院去世后
都需要先送进太平间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
转移到不同的地方去
走完这最后一段路
以上
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
老爷们还对哪些事儿感兴趣
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
咱们下期再见!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兴认识你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死亡医院攻略(为啥在医院去世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