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战争破解版(一场蔬菜战争)

蔬菜战争破解版(一场蔬菜战争)

admin 2025-10-02 看点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这两年市面上多了很多新品种的蔬菜?比如,皱叶甘蓝、水果西芹、板蓝根油菜苔,等等。还有很多我们记不住名字的。

蔬菜战争破解版(一场蔬菜战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些新品种背后的一个多数人“日用而不知”的领域:蔬菜育种。

我们每天吃的各种蔬菜的种子,是怎么来的呢?很多人未必能说出个一二三。种子还有个别称,叫“农业芯片”。种子也像芯片一样,存在着“卡脖子”的风险,也和芯片一样正在努力地实现国产自研。

关于蔬菜育种,著名零售咨询顾问黄碧云老师专程前往一线调研,为我们带回了很多一手资料。

01

种子的重要性不可取代 幸运飞艇开奖记录

首先,种子这场竞争有多关键呢?

基辛格曾经说,谁掌握粮食,谁就掌握了世界。而粮食再往下一层,关键根基之一就是种子。

很多人容易把种子产业和种植画等号,但这其实是两码事。比如,山东寿光,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但种植蔬菜用的很多种子,其实来自国外进口。假如这些种子断供,那么寿光蔬菜基地每年的损失可能达到千亿级。

再比如,大豆,咱们中国是大豆的消费大国,但我们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高达80%。很明显,这个领域早晚也得拿下。

因此,无论从产业的角度看,还是从民生的角度看,种子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很多人把“种子战争”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个说法也许不算夸张。

当然,这些年咱们中国在种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明显的进展。

从研发层面上看,我们早就实现了主要粮食品种的完全自主。同时我们也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至少粮食的安全底线没问题。

而在商业层面,中国前些年收购了世界最大的种业公司之一,瑞士的先正达,并且借助这次收购,获得了2.5万项专利。自此,我们在全球种业的市场份额,从不到3%提升到了12%。

直到今天,我们在种子方面的研发依然是片刻不停。今天我们要讲的蔬菜育种,就是“种子竞争”中的一个局部的关键战场。

02

“农业芯片”也会被卡脖子?

让我们从熟悉的西兰花说起。西兰花,是“蔬菜育种”的典型缩影。我们国内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西兰花育种联合攻关协会”。

从20世纪开始,咱们国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开始把种业作为开发重心,其中包括粮食与蔬菜的育种。当时我们国内的种业,对进口的依赖度还比较高,其中一度超过八成以上的蔬菜种子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西兰花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7年之前,咱们国内有95%的西兰花种子依赖进口。一个给中国提供西兰花种子的公司,一年的营收要超过数十亿。而且种子的价格也是别人说了算。

比如,我们2015年从日本进口的一类西兰花种子,叫“耐寒炎秀”,每袋的价格是3500元。而两年后的2017年,价格已经涨到了2万多,一粒种子要两毛钱。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总归,东西是别人的,价格上你也得听别人的。

种子价格上涨,农户的利润空间就会受到挤压。这也让西兰花的价格一度很高,成了所谓的“贵族菜”。但显然,这背后的利润大头没有到农户手里,而是被国外的种子公司拿走了。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我们明明已经引进了西兰花的种子,只要等西兰花成熟了,我们再把新的种子摘下来自己种不就行了?为什么要一直引进呢?

但问题是,这么简单的办法,别人怎么可能想不到?国外卖给中国的西兰花种子,用专业术语讲,叫“转基因育种中导入了雄性不育基因的杂交种”。什么意思?用大白话说,就是这样的种子只能种出一茬蔬菜,而种出来的蔬菜根本长不出可以再次种植的种子。

这背后还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技术屏障,光是牵扯到的专业名词就有一大堆,比如“不育系、保持系、自交系”等等。专业概念我们就不去深究了。

总之,你大概可以这么理解,任何获取种子的简单路径,几乎都行不通。你要想解决种子问题,要么进口,进口的好处是看起来方便,坏处是受人牵制。要么就自主研发,好处是自己说了算,代价是难度很大。

从这个角度看,种子的情况是不是和芯片有点像?这也是它为什么被称为“农业芯片”。

但是这条路即使难也得走。这么多年过去了,攻关的成果怎么样呢?全国西兰花中,自主品种的占有率,已经从攻关前的5%,提升到了现在的35%。

这个进步大不大?大。但是,占比依然不到一半。

03

“正面进攻+侧面包抄”

怎么办?

这就要说到,国内育种的另外一条关键路径,叫“迂回包抄”。也就是,我不去在西兰花这个品种上和你硬碰硬,而是去研发一个比西兰花更优越的品种。这么一来,就可以从侧面把国产育种蔬菜的占有率提上来。

换句话说,你要想让我摆脱对诺基亚的依赖,未必要给我个功能差不多的摩托罗拉,你还可以给我个更好用的智能手机。

而目前我们研发出来的这个新品种,叫做“西兰苔”,也有的地方写作“西兰薹”。西兰苔是用西兰花和芥兰杂交而成的。

这里要稍微多介绍一下这个西兰苔,这可不是要做农业科普。而是要弄清楚育种设计的复杂度。毕竟,这场蔬菜竞争的最终裁判是老百姓,是消费者。

你去火锅店点菜,菜单上不会写着哪个蔬菜是国产育种,哪个是进口育种。消费者都是用自己真实的每一餐来投票的。而且要想赢得市场,你还要考虑农户愿不愿意种植,超市愿不愿意销售等等。

在这个前提下,杂交育种需要考虑的因素就非常多了,要远超人们的想象。

比如西兰苔,它的样子,就像是西兰花的杆变长了,或者是芥兰的顶端长了个西兰花。这个品种有什么好处?

首先,站在农户端,因为西兰花这个东西长得特别密实,下雨后雨水容易积存在果实上,就可能造成西兰花的“黑心病”。

而西兰苔的果实密度相对低,就不容易遇到这个问题。再加上这个品种很皮实,耐寒,种子的上市期是1到2月,这个季节的虫害最少,因此对农户来说,又能节省一笔杀虫剂的成本。这么一来,农户愿意种。

其次,站在销售端,西兰苔的样子新奇,放在超市里就容易受到关注。

而且它的保鲜期比较长,至少在超市里从早放到晚,也不会出现打蔫的迹象。这就对于零售端就比较友好。

最后,站在消费端,也就是顾客的角度。过去的西兰花,人们习惯食用的部分有限,很多人只吃“开花”的部分,其余的部分直接扔掉。而西兰苔整体可以食用,而且下面像芥兰,上面像西兰花,口感更丰富。 幸运飞艇开奖结果

我们可不是要说西兰苔一定比西兰花优越,或者西兰苔一定会完全取代西兰花,毕竟,口味总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要说的重点是,在蔬菜育种研发的过程中你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农户的利益、超市的利益、消费者的偏好,等等。这背后的设计非常复杂。

比如这款西兰苔,它走红是这几年的事,但它的研发花了整整15年。而其中有三年,是为了培育属于它的“雄性不育”基因,这和我们前面说的引进西兰花的情况有点像,只不过这回角色对调。毕竟,也会有人希望引进我们的品种,而我们也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04

向“超级蔬菜”方向努力

说到这,我们讲了“蔬菜种子竞争”的一个关键逻辑,这就是,“正面进攻+侧面包抄”。比如西兰花,既要研发同样的产品,也要努力做出更优越的替代品。

那么,这个所谓的更“优越”,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向呢?是更好吃?更有营养?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的种业公司有一个正在努力的方向,叫“超级蔬菜”。所谓超级蔬菜,需要满足四个标准。一是好看,二是好吃,三是生命力强产量大,四是经济价值高。经济价值高,说白了就是要有足够的利润,这样农户才有种植的动力,它才能快速普及。

比如,这个夏天热度很高的皱叶甘蓝,对标的是原先依赖进口的羽衣甘蓝。它的底气从哪来呢?我们可以用超级蔬菜的标准去评估一下。

看外观,皱叶甘蓝有个明显特点,就是绿,即使用开水煮过之后,依然翠绿。这就非常适合涮火锅。现在,在巴奴火锅,皱叶甘蓝是个热门单品,一盘8大片,售价20元。

看口味,皱叶甘蓝的味道比较爽口。当然,口味因人而异,我们不好多做评论。

再看产量和经济价值,在大规模种植的同时,皱叶甘蓝的利用效率也很高,嫩叶可以多次采摘,割了一茬还会再长,像韭菜一样。而生长期的中段,又可以采集叶片榨汁。生长末期还可以把整株植物用来做蔬菜粉。

换句话说,要想做出超级蔬菜,你必须得确保这个东西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被浪费的。毕竟,表面上的种子竞争,其实是两套以种子为核心的农商系统的竞争。你必须得带着农户、销售端,等等其它相关方的利益一起往前走,你的种子才能在市场上扎下根。

从业多年的亚非种业的创始人贺亚菲说,2025年,国内公认的超级蔬菜有四个。分别是,西兰苔、皱叶甘蓝、水果西芹,以及板蓝根油菜苔。其中除了水果西芹主要依靠进口,其它三款种子都来自中国的自主研发。

但是,这只是走到台前的部分,国内育种行业的实际尝试远远不止这些。一般来说,种子杂交的最终保留率,大概只有1%。培育100个品种,最终走向市场的可能只有一个品种。而一个品种从研发到成熟要6到8年,而从推广到进入市场,又需要7到8年,前前后后就是15年的时间。

但未来,国内种业的研发很可能会提速,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用从零开始,而是可以基于前人的基础再做研发,可以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比如板蓝根西兰苔,它的研发就得益于一个关键基础,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出的板蓝根青菜,其中的技术细节,咱们就不展开了。

种业研发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们今天只是聚焦了其中的一个局部,蔬菜育种。从中我们也能看到,种业研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层层托举的系统。

你的研究可以为别人提供抓手,而别人的研究也可以成为你的阶梯。在这个互为抓手,互为阶梯的过程中,整个行业实现了总体上的变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蔬菜战争破解版(一场蔬菜战争)》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