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中国革命史里这些夫妻俩的故事,哪一桩不叫人唏嘘?华国锋和韩芝俊,我瞧着,他们那段感情就像老北京胡同里的一缕炊烟,又真又暖——不招摇,却一直在风雨天里守着光。两个人结识那会儿,时代正闹腾,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过得不太安生。你说,现在的小年轻恋爱还要微信点赞,那时候哪有这些,彼此欣赏,全靠眼神和行动。
韩芝俊14岁入革命,这事儿不是吹牛。那年月,姑娘小伙子成熟得早,会识字能办事就是宝。她家里是老资格的红色家庭,父母头上戴着革命的帽子,家里也没啥金银财宝,倒是给了她一颗硬气的心。那时候女娃进文工团是很光鲜的事,能跳会唱,还是拿着道具串联情报的人。其实,表面上是演戏,背地里是冒险。你以为唱个戏都是表演,实际上她在后台偷偷给前线送口令。戏服里藏的不是道具,是字条,是革命故事里最“刁钻”的一环。
讲个别的事吧,韩芝俊那会儿参加过一次“夜渡黄河”的活动。别看只是文艺兵,在部队里也得跟着队伍蹚水。渡河不是闹着玩,水冷天寒,岸边还可能有岗哨。韩芝俊把情报缝进裤脚,那时候她什么都不怕。岸上的老兵看她个头小还挺灵巧,嘴里不说啥,但有人因为她及时送来的口信,差点避免一次突袭。这事儿后来传开了,人家不觉着她是“唱戏的”,都是夸她足智多谋,胆气比男人还大。
其实,就是在这种时候,两个人慢慢靠近。华国锋见过她干这些“杂活”,也看过她夜里加班,把情报一笔一画地誊到布条上。那种生活,你仔细想一下,天天提心吊胆,脑袋里都是革命。韩芝俊有时候喜欢拿根筷子敲桌子,觉得紧张的时候就手心冒汗。华国锋就在旁边倒水,看着她忙完了,才跟着一起回食堂。慢慢地,两人话也多了,走路都愿意一前一后,谁也不好意思把心里的事说透。
有一次,组织上安排韩芝俊带队去山区演出,每天都要走十几里山路。台下观众其实是游击队和群众,环境艰苦得很。演出前一天,伙食团弄丢了主食,韩芝俊借来一辆旧推车,自己下地帮忙找粮食。她不是怕饿,就是看不得战士们空着肚子排队等戏。华国锋偷偷给她塞了几个地瓜,那天两个人坐在马车旁边讲了好多心里话。后来有人回忆说,他们感情就是在这种“饿着肚子”的时候慢慢发芽的。
革命的事忙完又一茬,感情还得悄悄藏着。两个人几年下来,组织上有老同志看在眼里,说,这俩人心诚,人品没得说,可以成亲。就这样,选了一个破旧院子,桌上摆两碟干果,邻居帮忙挂红布,婚礼就是拉上门唱一支老歌。婚礼上没花轿,更没有新房,只有一盏昏黄的灯和几个战友的笑声。成家之后,什么浪漫不浪漫的,全靠过日子的本事。
新中国成立后,华国锋的事儿多得没边。韩芝俊呢,也没闲着。她觉得,家就像另外一个“前线”,丈夫在外奔波,她在家里也不能只洗衣做饭。她报名干部夜校,学写公文,后来还在农业技术学习班拿了优异成绩。组织上见她有“心劲”,让她当了市纺织厂的青年支部书主任。有同龄人说她不会打扮,衣服常年旧补丁,她一点不在乎。上班第一天,厂里的老职工还以为谁家临时工混进来了,没想到她工作一板一眼,带着一群小青年推新政策,一年就让团队拿了优秀集体奖。
说到这儿,不免要说说她那辆破自行车。那可不是一般的“代步工具”,她骑了得有十年,轮胎破了自己补,铃铛锈了照样响。厂里后来换了几波干部,每来一个主任都让司机送车接送。韩芝俊却说,“我骑得惯,一送一接反而不自在。”她还做过一件事,厂里成绩突出,上面发了奖金,她主动把自己的份让给了家里过意不去的老职工,说自己“革命干部沾光多了”。这样的脾气,周围人都服。
再说家里这座小院子。北京好院子不好找,韩芝俊和华国锋搬进去,一点没改动。邻里都说“没见过哪家领导这么接地气”,院子里葡萄从来舍不得自己吃,熟了就分给胡同里小孩。她种过一棵杏树,前年有个小姑娘病了,韩芝俊摘了半篮杏请家长来拿,说“多吃点,补身体”。院子里挺热闹,有时候大家晚上聚一起聊天,说的不是“高谈阔论”,就是谁家少了什么,能不能帮个忙。
家里头陈设依旧。你去看,屋里基本没什么新东西,最值钱的就是那张书桌和一台风扇。后来电视换成液晶了,她也没咋用,更多时间还是愿意坐院里,和老邻居唠嗑。你说领导家里电器多,那只是传说。真到他们家,能看到的就是普普通通的日子。
韩芝俊有句口头禅,“革命干部有一分权利,就得有十分责任。”这不是做样子,在厂里工作,她对材料管理极严。厂里有一次丢了几麻袋原材料,她追查了俩星期,硬是查到是谁粗心大意。有人觉得她太认真,她说,“丢的不是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汗水。”
时间流转,退休后两人更安静了。你以为他们闲着没事?不,隔三差五还得给邻居讲两句时事新闻,偶尔帮社区搞个旧货物资捐赠。韩芝俊喜欢逛菜市场,见到有熟人,嘴里总挂着“别买新鲜的,家里院子还剩点。”你说这是不是“革命干部的生活方式”?反正我们都觉得,这叫真实。
华国锋晚年身体不太好。有一年碰到全国科普展,人家请他去做讲座,临时身体不适,韩芝俊细心陪护,错过活动后,她回到院子里坐了一整晚,想着年轻时一块渡河的事。后来华国锋提到“要是我能再活几年,还能陪你去公园散步”,韩芝俊笑着把话岔过去,说,“咱现在也能去,慢点走就是了。” 幸运飞艇计划
最终,华国锋走了。去世那阵,消息一传,院子里挤满了各路人——老战友、邻居、小职工,都来送他一程。韩芝俊不是那种哭天喊地的人,只是眼睛红了挂着泪。她记得华国锋最后的话,“让我回卦山,别折腾,一块荒地就行。”选墓地时,她坚持不要豪华,丢下别人劝,自己选了个旧山坡。
这一切,到头来都像老照片里的灰色调。韩芝俊还是一个人,住着那座旧院子。家里的摆设没变,院子里挂着那几串葡萄,沙发还是旧沙发。有次有人问她,“您不觉得一个人太清冷?”她笑笑说,“生活啊,就是把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哪能事事都讲究。”
我有时候也在想,像华国锋和韩芝俊这样的人,是不是因为一直有事可做,有人可念,所以哪怕岁月翻过了几十年,一点也不空虚?你说他们一辈子的选择,是不是也有点像院子里的那棵杏树,不问风雨,结出的果子,一点点分给身边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梦幻单车女孩(华国锋夫人韩芝俊一生朴素如今94岁)》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