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上挨过廷杖、却转头能呼风唤雨的人,魏忠贤算是其中的“奇葩”了。想一想,在午门外那种场面,挨上几十棒实杖,人不是皮开肉绽,就是当场丧命,偏偏他“死里逃生”,后来反倒手握大权,搅得朝野不得安生。更有意思的是,崇祯一倒查他家的底,才发现原来这位当年能在廷杖下硬挺过来的,不全靠命大。若说“宫中无真情”,魏忠贤自己都要笑了——他那一身的秘密,总算是没带进棺材。
要说魏忠贤早年,其实他本名李进忠,家里是大名府的,说白了也就是现在河北那块。小时候混迹市井,能耐没几分,就是胳膊粗点,会使棍子。胆子也大,经常帮人打架出头,赚点“辛苦费”。你要说他有啥文才、家学渊源,全无。他跟咱们今天说的“社会边缘人”一个路数,每天混个肚饱就是胜利。这人生要一直这么混下去,也就一辈子“混混”命。
可命运这个玩意,谁都说不准。四十岁这一年,他一咬牙自阉入宫。说起来搞笑,宫里太监一般都是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早早就让孩子自宫送进去,能混口饭,他倒好,四十岁才“改道”,狠劲得让人后脊梁冒凉气。在宫里,他给自己起了新名字,叫魏忠贤,仿佛过去那段江湖日子全都归零了。
魏忠贤虽然没啥文化,可比谁都懂得察言观色。刚入宫那几年,他替皇帝跑腿打杂,啥都做,喝斥也受。可魏忠贤能混出这一步,凭的不是命运,全靠他懂得拉关系。他把前朝后殿扫得明明白白,各种小道消息他都第一个知道。甚至宫里一些宫女、内侍的生活起居、嗜好喜欢,他都能烂熟于心。有小太监吐槽说,魏公公比自己娘都嘱咐得细。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地步起,他稳稳攒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圈子。
再说那场午门外廷杖,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过的事。那天有人目睹,说听见那“啪啪”杖声直叫人心惊,魏忠贤跪在地上,背都被开了花。可细心点的人会觉得不对,明明打得结结实实,这人怎么还有命?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是外人能想明白的。
一直到崇祯上台,大举清算,抄家队伍进了魏府,才挖出让人咋舌的地下密室。那地方听说是九曲十八弯,进出口伪装成一口老井,连里面的机关都差点拆不明白。据说官兵们蹲在井下捣鼓了半天,还是叫来专门的木匠和匠作坊师傅才解开的。进了密室,里面铜墙铁壁,金银珠宝摞了一屋,几乎能反射出逆天的光。
最蹊跷的是,密室的角落居然有专门藏药的暗柜,里面从东北的野山参,到大理来的麝香膏,堆满了密封罐子。更绝的是压着一本破旧的帐册,用魏忠贤亲笔写着哪些药材是常年要备——还有几行小字,注着“廷杖专用”四个大字。后来有人翻出了医书,里面夹着张油纸,配方写得密密麻麻,外用膏药居然主要成分是虎骨、麒麟竭、白蜜生胶,和几味罕见草药,每次廷杖前用烈酒兑药,敷满后再缠细麻布,说是可消肿止血、缓解剧痛。你说他早有准备,也真不冤。
关于这配方,有老江湖在行宫门口一听说,吓得直砸手里的烟袋锅子:原来魏公公早把“生死”算进日常开销里头了。圈里老人讲,东厂那几年风声鹤唳,谁都怕有一天落到这待遇,魏忠贤那种世故的老狐狸,居然能把保命当成头等大事,难怪往后权势遮天。
宫里江湖,从不是靠孤胆英雄。魏忠贤最拿手的,就是拉帮结派。他搞的“五虎六豹”,各个手段了得——五虎里头,崔呈秀是个有事不怕事的狠茬,温体仁读书人出身,偏偏能活得比谁都机灵;六豹里的冯国器,当年在都察院管着纠察,屁事都能塞一嘴。翻看魏忠贤的“关系网登记簿”,活像一本现代企业的运营手册:哪里要出事,提前布局谁顶上;哪个部门缺人,马上补上熟脸。有人拿社会上的黑道“地盘制衡”开玩笑,说魏忠贤比他们玩的更细腻。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那套“挂号升官”路数。一个外地小吏,想要调个肥缺,不是光会拍马屁就灵。得先去魏公公处挂个号,号上写了名字才算有“准考证”,要不就门都没有。办公室门口一年四季排着长队,头顶大太阳,有人干脆在门口支锅熬粥,怕等着等着倒下,还没等到升官的机会。
更会来事的,是他弄个“天地会”,名头上是为皇帝祈福,实际上后台是收钱机器。不管是江南的大商贾,还是山东的总兵,都得来“进贡”,有时连银票数都不敢写全,直接上贡成箱现银。密室地上落了一层老账本,每本最后都画着永乐通宝的水印,账本后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某年某月某人某地进银”。要理清那点关系网,也够大明一半百官头疼三年。
说起这些搞笑的细节,不由得想,那奏折原件一大叠堆在密室地上,有些事真的比小说都精彩:有的奏折是朝臣弹劾魏忠贤本人的,等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魏忠贤呢,一边批注“查办”,一边在下边悄悄记下报仇计划。某年某月,这位官员因私弊被削职,某年又有个老同僚不见了身影。朝堂上的明枪暗箭,都被魏忠贤玩成了个人游戏。他爱用的是红笔批注,就像咱们现在领导用荧光笔圈重点,谁都一目了然。
可这样的风光,魏忠贤到底也熬不过天命。崇祯皇帝一登基,那些他平时倚重的“心腹”,都学会了见风使舵。河南荥阳,他自缢了,临死还不服输,说再没比他更“忠心”的人。也有人说,他那句话其实是在骂活人,“我死后,天下无好人”——听着像是破罐子破摔,做人到这步,也算可怜吧。
抄房队用大车装银子,光明目张胆查出来的现银二百八十万两——足够供大半支禁军三年饷银哪。而密室里发现最后一本手写日记,说得一针见血:“一生机关算尽,终究一场空。”有人唏嘘,也有人幸灾乐祸。满城百姓议论纷纷,有劝孩子别学坏的,有感叹官场险恶的,一个个当成街谈巷议的笑料。
有时候我也纳闷,这世道怎么能让一个太监作威作福十载?光是小聪明、狠劲管用?还是明末的体制已经彻底烂到底,给了他钻空子的缝隙?历史里说他“贪残暴虐,古今罕俩”,真不算夸大。只是坐在今天夜深灯下回头想想,人到绝境,是不是都会一味地抓住点什么,把心底那点怕死怕输的执念装进密室里头?魏忠贤,风光一时,终归两手空空——大概这才是真正的结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天命之崇祯攻略(魏忠贤暗中修建的地下密室被发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