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句台词,说的是监狱里的高墙,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这让我想起心灵的高墙,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生活在高墙之中,最可怕的是,当你有可能离开,你可能还会像影片中的那位老者布鲁克斯一样,内心空荡荡的,终日诚惶诚恐。也许这就是人的命运是难以改变的原因,苦难有时候会成为某种需要。
我觉得我的内心也有一堵“高墙”,这座高墙是——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如果别人不爱我、忽视我、不尊重我,那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我没有满足他们的期待。这种感觉虽然很难受,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有可能带来一种确定,因为我知道别人这样做一定是因为我不好。可是如果有一天这个确定变成了不确定,你的内心没有驻扎进一个新的确定性的东西,你就好像突然变得空荡荡的,这似乎是一种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人在这个高墙里待久了,他已经习惯性的去屏蔽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他们的五感已经不再灵敏。当你要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了解自己的需求,有时候你会感觉很陌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去听,听不到怎么办?我想这就是社会、以及早期经历对我们的驯化,它让我们心灵建起高墙,隔离了真实的自我,也隔离了真实的别人,一切都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色彩。
当我闭上眼睛做冥想练习,尝试链接自己的身体,有时候会莫名流泪,也许是这些引导语的声音那么轻柔,她让我感到平静。也许是因为一链接真实的自己,便觉得有一股忧伤慢慢涌上心头,还有一种感动,那个内在的我很感动,因为我为她停下了脚步,虽然没有看的很清楚,也没有听的很清楚,可是我停下来的动作,就让她很感动了,这种体验很难得,也很美好。我觉得自己回到了内在的容纳空间,在那里,我静静的抱着自己,拍拍她,就像母亲温柔的拥抱,所以她就感觉到了安全、舒适、宁静。那个躁动不安的孩子被安抚了,于是我又跟她说,没关系,恐惧是正常的,孤独也是正常的,不管你有多么糟糕的情绪,那都是正常的,这就是真实、鲜活的你,我们要的是真实,不是完美。
我相信每只鸟儿的内心深处都是向往自由的,就像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仁慈而有活力的,人对自由、美好、真实的向往,就是希望,即使仍在高墙之中,可是希望永远不会磨灭,那我们就有希望逃离这堵高墙。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逃离高墙房间攻略(肖申克的救赎之高墙)》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