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11时
在一个慌乱的家中
一名两个月大的婴儿呛奶窒息
嘴唇发紫
胸膛已无起伏
每一秒都是生死界限
在救护车抵达前
所有的希望
都寄托在一通未曾挂断的电话上……
近日,天津市急救中心一名“90后”调度员,通过电话与视频联动,冷静指导一名慌乱的父亲,成功救助了一名因呛奶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两个月大婴儿,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与幸福。
“听到宝宝终于哭出声的那一刻,我是真的开心,为这个孩子,也为这个家庭感到开心。”回忆起10月11日接近凌晨的那通紧急电话,天津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员李月对记者回忆,依然难掩激动。正是她专业、果断的远程指导,将一名幼小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深夜警铃
幸运飞艇全天计划 两个月婴儿突发窒息
当晚11点多,李月像往常一样接起急救电话。起初,报警的父亲尚能保持冷静报出地址,但当他提到“女儿喘不过气”时,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在询问孩子情况时,他明确说孩子没有意识、没有呼吸了。这已经不是喘不上气的问题了。”李月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得知婴儿仅有两个月大,结合“喘不上气”的描述,李月的职业敏感度瞬间升至最高。“两个月的婴儿本身就很脆弱,遇到呛奶等情况非常危急。”她立刻意识到,必须在救护车飞驰抵达的同时,争分夺秒地进行远程救治。
临危不乱
专业指导穿透慌乱现场
电话那头,包括孩子父母在内的三名家属已陷入慌乱。李月迅速稳住局面:“我首先告诉他,救护车已经在路上了,我和他的通话不会影响救援。我会帮助他,我们一起抢救孩子。”
没有丝毫耽误,李月立即在电话中指导家属开始为婴儿进行胸外按压。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她果断启用了120“视频指导”功能。视频接通的一刻,李月看到了最令人担忧的景象:婴儿胸口没有起伏,嘴唇已微微发紫。
视频画面让远程抢救实现了“可视化”。李月通过视频指导一名家属进行胸外按压,同时指导另一名家长尝试人工呼吸。“用两根手指,放在孩子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中间,快速用力压!每秒钟至少两次,向下压4厘米,压下去要让它完全弹起来!”调度员的声音沉着而急促,“我们坚持做30次,跟着我的节奏来:1、2、3、4……”
30次按压结束后,指令紧随而至:“现在做人工呼吸!捏住鼻子,用你的嘴完全盖住他的嘴和鼻子,匀速吹两口气,每次一秒钟。注意看,他的胸口要鼓起来才行!”
她通过视频精准纠正了人工呼吸的操作方式,确保抢救有效。在整个过程中,家属们高度配合,抢救从未停止。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指导,奇迹发生了——婴儿终于发出了哭声,恢复了意识!这一刻,所有人心头的巨石稍稍落下。但李月并未松懈,她继续指导家属为孩子保暖、采取侧卧位并清理口中溢出的奶液,直到急救医生到达现场。
挂断电话后,那股紧绷的紧张感才转化为成功的欣慰与一丝后怕。“如果孩子没有抢救过来,这个年轻的家庭肯定承受不住。”李月对记者说,“同时也觉得这个家庭真的很厉害,为他们点赞,家属们都在努力配合,这非常重要。”
调度员心声
坚守生命线的责任感
李月从事调度工作6年。她认为,作为一名120调度员,最重要的素养是对每一通电话都保持“紧张感”,将其视为抢救生命的关键一环,绝不能有丝毫懈怠。这次成功的案例,不仅是个人的职业成就,更印证了日常专业培训和“视频指导”等科技手段在危急时刻的巨大价值。
在很多市民的传统印象中,120调度员的工作就是“接电话、派救护车”。然而,记者近日从天津市急救中心获悉,120调度员的角色已发生质的飞跃,他们运用智能调度系统,在救护车到达前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标准化生命支持,实现了从“派车”到“救人”的根本转变。
她提醒患者家属,遇到紧急情况,首先务必保持冷静,在拨打120后,要信任并积极配合调度员的指导,因为“电话这头的每一句询问和指导,都是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拯救生命。”
从传统的“派车员”到现代的“生命守护者”,天津120调度系统的转型升级,标志着城市应急救援体系迈入智能化、专业化新阶段,为市民筑起了一道更坚实、更高效的生命防线。
这条“生命热线”的守护者们
虽不在现场
却永远是第一个接住希望
并用专业与冷静
为生命开辟绿色通道的人 幸运飞艇开奖网
120调度员们用耳朵倾听危机
用声音传递力量
他们是无名英雄
是永不掉线的生命守护者
文|蒋莉丽
来源: 天津日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快乐城市破解版下载(3分钟天津120调度员抢回2月龄婴儿一条命)》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