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林风美化(口袋里装下大民生晋江58个口袋公园)

和平精英林风美化(口袋里装下大民生晋江58个口袋公园)

admin 2025-09-23 热文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5日讯(记者 何美娇 通讯员 李婧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福建省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福建省“生态省”建设部署,将生态建设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以“全龄友好”为核心重构城市绿色空间。

“口袋”里装下大民生:晋江58个口袋公园,如何让幸福感“触手可及”?

据悉,晋江市通过盘活闲置地块、升级公共设施、创新共治模式,让生态成果从“可观可赏”走向“可享可感”,为百万晋江市民织就一张覆盖“老中青幼”的幸福绿网,其实践为全省城乡品质提升提供了鲜活样本。

见缝插绿:“口袋公园”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碎片化的闲置地块,晋江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省级“城乡品质提升年”专项行动,创新实施“口袋公园激活计划”。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口袋公园58个,新增社区绿地面积15.2公顷,其中90%由废弃边角地、建筑退界区改造而成。

在陈埭镇岸兜村,一处由企业全额捐资、占地600平方米的适老化口袋公园已于2024年初正式开放。该公园设计融入了闽南文化元素,配备了卵石按摩步道、棋牌区、儿童活动区及智能健身设施,成为了服务全龄人群的社区休闲空间。岸兜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的建成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为村民提供了高质量的休闲场所,其共建过程也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家园建设的热情。这些“精准化”的绿色空间贯通15个镇街的121个社区,2024年社区调研显示,周边居民满意度达98.6%,邻里活动频次同比提升37%。

全龄关怀:标准引领下的民生场景定制

聚焦“幼有所乐、老有颐养”,晋江严格对标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完整社区建设指南》及国家行业标准,在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上精准发力。2024年,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对市区的世纪公园、八仙山公园、崎山公园、晋阳湖公园、敏月公园等五大人流量较大的公园进行适老适幼改造提升试点。

针对儿童群体,修复晋阳湖公园动漫岛、儿童乐园破旧地面,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游乐环境;针对老年人需求,在八仙山公园林风键体园增设环形无障碍园路、休息坐凳,并修复活动场地、增加坐凳和防护栏杆,同时增加排水设施解决积水问题;世纪公园林下健身区、漫步道破损路面得到改造,分别铺设透水混凝土和塑胶面层。这些贴心的改造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都能在公园里找到乐趣和便利,实现了“老幼共融,各得其乐”的友好氛围。一位常带孙子来公园游玩的张大爷所说:“现在公园真是方便,孩子有安全的地方玩,我们老人也有舒服的凳子坐、好走的路,一家人出来都开心。”市民们普遍反映,改造后的公园环境更舒适、设施更贴心,满足了全家出游的不同需求。

目前,晋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平方米,绿地质量持续提升;适老适幼设施建设成效突出,设施密度和服务能力居全省前列,通过公园及村(社区)场所改造,实现了便捷的适老适幼服务覆盖;同时,儿童自然教育设施丰富,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为儿童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教育空间。

全民植绿:共建共享凝聚城市发展合力

为推动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晋江持续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植绿护绿体系。

2025年,“码上成林”线上捐资植树平台上线,市民可通过在线捐资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选择红树林捐款平台种植与养护项目。该平台已获得上千人支持,已获捐款约1.5万元,解决了传统义务植树“参与难、找地难”的痛点,提升义务植树普及率和便捷性;在林业部门推动的古树保护行动中,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带领团队认养百年古树并建立健康档案;更受群众欢迎的还有“深沪湾亲子植树活动”等实践体验,两年累计组织近1000组家庭亲手栽种树木,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亲近自然、感知生态。

植绿护绿已成为晋江市民的新时尚,“线上捐资+古树保护+线下活动”的模式,有效破解了行业“重建设、轻管护”的难题,让主人翁意识扎根城市基因。

从钢筋水泥的缝隙中生长绿色,在代际需求的差异中寻求平衡——晋江以“全龄友好”为笔,书写着“两山”理念的惠民答卷。当银发老者在榕荫下对弈,孩童在草木间认知自然,青年在绿道中挥洒汗水,一幅“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共生图景正成为晋江最生动的生态密码。

据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透露,2025年将策划推进一批新建口袋公园、公园品质提升项目纳入项目储备库。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绿色福祉将持续浸润万家灯火,为福建建设生态强省注入基层实践的蓬勃动力。

来源:海峡导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和平精英林风美化(口袋里装下大民生晋江58个口袋公园)》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