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纸尿裤裹得宝宝屁股发红,你看着心疼;再过半年要上幼儿园,老师说“会自己如厕的宝宝更适应”,你开始焦虑——到底什么时候给宝宝训练如厕才对?早了怕他逆反,晚了怕他落后,偷偷跟别的妈妈比,就怕自己家宝宝“慢半拍”。其实,如厕训练的核心不是“赶时间”,而是“踩对宝宝的节奏”。
很多爸妈以为“把屎把尿”是捷径,其实大错特错。宝宝的身体需要准备:膀胱肌肉要到18个月左右才能憋住尿2小时以上,括约肌要到1.5-2岁才能控制排便——没到这个阶段,你再怎么催,他也没法“听话”。心理上更关键:要是宝宝对坐便器没兴趣,甚至看到就哭,就算你每天逼他坐,他也只会把“如厕”当成负担。记住:如厕训练不是“家长要宝宝学”,而是“宝宝自己想学”。
踩对时机后,训练其实很简单,跟着这几步走:
1. 先给宝宝“选个好朋友”:买一个符合他身高的儿童坐便器,最好带他一起挑——比如他喜欢小熊,就选小熊图案的;要是他对声音感兴趣,选带音乐的(上完厕所播放一段儿歌,他会觉得“这件事真好玩”)。别买太大的,宝宝坐上去脚不着地,会害怕。
2. 帮他“定个时间表”:观察宝宝的大便规律——比如他总在早饭后拉,或者睡醒后拉,就每天这个时间带他去坐便器。就算他一开始没拉,也让他坐5分钟,慢慢他就会把“这个时间”和“上厕所”联系起来。
3. 让他“跟着大人学”:宝宝最爱模仿,男宝让爸爸演示“站着尿”,女宝让妈妈演示“坐着拉”。要是家里没同性家长,就用绘本——比如《小熊宝宝上厕所》,指着书上的画面说“你看,小熊也会自己上厕所哦”,宝宝会跟着学。
4. 尿裤子了?“没关系,下次再来”:训练中肯定会有反复,比如宝宝刚学会几天,又突然尿裤子。这时候别骂他,蹲下来抱抱他,说“宝宝是不是没来得及?下次我们早点去厕所,好不好?”要是他成功了,一定要表扬——比如“宝宝真棒!会自己上厕所了,像个大孩子了!”表扬会让他更有动力。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能开始训练?其实他会用行动告诉你:
· 生理信号:纸尿裤能保持2小时以上干燥(比如上午10点换的,中午12点还是干的);中午睡觉不尿裤子;大便时间固定(比如每天下午3点准时拉)。
· 心理信号:盯着你的马桶看,或者伸手摸;说“妈妈,我要脱纸尿裤”;看到别的小朋友用坐便器,会凑过去看。
· 行为信号:能自己爬上坐便器,坐下再站起来;能自己拉下裤子(就算拉得不太好);尿湿了纸尿裤会哭闹,说“不舒服”。
要是宝宝出现这三个信号,就可以开始训练了。反过来,要是他排斥坐便器,或者每次训练都哭闹,那就再等等——强迫只会让他更讨厌如厕,反而耽误时间。
总结一下,如厕训练的核心逻辑就四个字:“顺应宝宝”。
· 先观察:看他有没有生理、心理、行为的准备信号;
· 再准备:买合适的坐便器,定好时间表;
· 慢引导:别催,别骂,用表扬代替指责;
· 选时机:夏天是好时候,宝宝穿纸尿裤闷,更愿意脱。
其实,宝宝比你想象中更聪明。只要你耐心等他“准备好”,再用对方法,他会慢慢学会自己上厕所的——毕竟,“成为大孩子”,是他自己也想做的事呀。
下次再跟别的妈妈聊起“如厕训练”,你可以笑着说:“我家宝宝呀,等他自己准备好了,自然就会了。”因为你知道,比起“赶进度”,“尊重宝宝的节奏”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夏季版脱裤子攻略(天气渐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