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就能买到三电机全尺寸SUV,零跑把豪华车的利润直接砍到骨头缝,同行今晚估计集体失眠。
车圈最近流行一句话:不赚暴利的公司才是最大的暴利。
朱江明把这句话玩明白了。
10月16号晚上,他把D19摆在上海黄浦江边,车长五米二,三电机,高通最新座舱芯片,空气悬挂,配置表拉出来能打印三页纸。
现场媒体第一反应不是鼓掌,而是掏手机查BOM成本,算完集体沉默:按行业惯例,这车得卖四十万才有赚头,他却说封顶三十万,多一分都不要。
有人当场提问,这么玩是不是赔本赚吆喝。
朱江明把话筒往前推了一厘米,声音没提高,内容却吓人:零跑自研的电驱系统,一个电机当两个用,省下的钱刚好抵掉空气悬挂的成本;中央域控把几十根线束合成一根,又抠出两千块;电池包和座椅共用一套冷却管道,再省一千五。
他把算盘珠拨得噼啪响,台下供应链的老大们脸都绿了,这些省下来的钱原本是他们的利润池。
现场有个小插曲,技术总监偷偷说,为了再降三百块,他们把方向盘上的真皮换成了一种超纤材料,手感一样,耐磨翻倍,但成本只要原来的三分之一。
幸运飞艇开奖 朱江明知道后只回了一句:用户摸不出来,就能省。
这句话传回总部,研发部连夜开了十二个小时会,把四门饰板的塑料粒子又换了型号,每台车再省八十七块。
别小看这点钱,按年销二十万台算,就是一千七百万纯利。
更狠的是智驾路线。
当别家把激光雷达焊在车顶上的时候,零跑选择用视觉+毫米波,硬件成本直接砍半。
朱江明在内部放话:等他们把坑踩完,我们再跟进,晚一年上车,能省两个亿。
这话听起来像偷懒,数据却扎心:零跑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了42%,钱全砸在域控制器和算法预埋上,一旦时机成熟,OTA推送就能立刻解锁高阶功能,不用返工,不用召回,一分钱掰成三瓣花。
卖车的人最怕库存。
朱江明解决的办法简单粗暴:先收订单再排产。
D19开启小订当天,App峰值并发十八万人,服务器崩了十五分钟,IT部被扣了一个月奖金,财务却笑出了声——这些订单意味着生产线可以三班倒,零部件采购价还能再压三个点。
供应商原本不想降价,一看排产计划表,连夜盖章回传,生怕晚一步产能被别人吃掉。
零占用资金,零库存风险,现金周转天数比同行快四十天,银行利息一年就能省出上亿。
有人算过一笔账,零跑单车毛利只有8.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8%,但朱江明却笑得出来:薄利多销的尽头是规模,规模上去以后,轮胎、玻璃、芯片,哪怕一颗螺丝都能重新谈价。
去年一台车采购成本十万零六百,今年同样配置只要九万三千,光这一项就多出七千毛利,正好抵掉降价幅度。
规模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最后把成本碾成纸,这才是他想要的终局。
最怕的是对手也跟着降价。
朱江明提前两年布局,把三电、智驾、座舱全做成平台化,A00级小车和全尺寸SUV共用一套电池模组,产线切换只要八小时。
这意味着对手刚把价格砍到成本线,他能再降五千,还有得赚。
同行想跟,先得把平台研发费砸下去,没有百亿打底玩不动,等他们追上来,零跑已经换下一套牌。
马拉松跑到最后,拼的是谁包袱轻,谁现金多,谁先跑到终点反而没那么重要。
消费者得到什么?
幸运飞艇开奖 一辆三十万的车,配置表对标五十万,保养周期一万公里,比同级多三千,每次少换两个滤芯,六年下来又能省出四千块。
售后部门最怕车主算总账,一算就知道零跑把利润让给了谁。
朱江明说,品牌溢价是虚的,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才是真的豪华。
这句话被车主发到论坛,点赞飙到八万,评论区一句话刷屏:不割韭菜的车企,活该它卖爆。
资本市场起初不信,觉得毛利太低故事不性感。
结果零跑前九个月交付八万八千台,现金流首次转正,银行授信额度瞬间多了五十亿。
基金经理们这才发现,低毛利背后是高周转,高周转带来的是高ROE,财报一发,股价三天拉涨28%。
空头被打爆,群里哀嚎一片,散户却兴奋得发弹幕:原来不赚差价也能让股东赚钱,长见识了。
故事还没完。
朱江明内部邮件流出,2026年要再推五款新车,从五万到五十万价格带全覆盖,每款间隔不超过两万,把市场缝隙堵得严丝合缝。
对手要么跟着一起薄利,要么眼睁睁看着用户被吸走。
邮件最后一句话被截图疯转:价格战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价格失去讨论意义。
看到这句话的人,第一反应是摸摸钱包,第二反应是打开官网,第三反应是转发给正准备买车的朋友。
车市寒冬还在继续,很多品牌连工资都发不出。
零跑却把成本抠到骨头缝,用规模换生存,用低价换时间,用时间再滚出更大的规模。
朱江明没说的是,当雪球大到一定程度,冬天就结束了,而春天只属于还活着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铠甲勇士自行车(零跑造豪车优衣库依然是朱江明最坚硬的铠甲)》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