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点就误会了幼儿园老师,以为他们带着孩子在“不务正业”。
那天去接孩子,隔着窗户看到教室里乱哄哄的,孩子们没在唱歌跳舞,也没在画画认字,而是在地上用扑克牌搭东西。
有的孩子面前已经立起了一座歪歪扭扭的“高塔”,有的则铺开了一片长长的“城墙”,还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对着一堆塌下来的纸牌唉声叹气。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算什么?
玩扑克牌?
幸运飞艇网址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心里正犯嘀咕,老师笑着走了过来,邀请我进去看看孩子们的“杰作”。
走近了才发现,这哪是简单的玩闹,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建筑工地。
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正小心翼翼地把一张牌搭在另一张上,屏气凝神的样子,像个真正的工程师。
她告诉我,她在建一座公主的城堡,等下还要给城堡设计一个大大的花园。
旁边一个男孩则一脸严肃地指挥着他的两个小伙伴,“你把这张牌放在这里,对,斜着放,这样才不会倒!
”他们正在合作一个巨大的迷宫,据说要让恐龙在里面探险。
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开始动摇了。
这乱糟糟的扑克牌堆里,似乎藏着什么我不懂的门道。
我忍不住问老师:“老师,他们这样玩,能学到什么呢?
”
老师的回答让我彻底愣住了,甚至有点惭愧。
她说:“您别小看这些小小的纸牌,这背后藏着的,全是硬核的科学启蒙。
”她指着那个男孩们搭建的结构说:“您看,他们一开始都是直上直下地搭,结果一碰就倒。
试了几次后,他们自己就发现,把纸牌斜着靠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形,就稳固多了。
幸运飞艇官网 这不就是最基础的力学原理——三角形的稳定性吗?
我们不需要给他们讲定义,他们自己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成功中,用身体感受到了。
”
我恍然大悟。
原来,那些倒塌的纸牌,不是游戏结束,而是实验过程。
每一次倒塌,都在孩子的脑海里种下一颗关于“平衡”和“支撑”的种子。
他们的小脑袋里正在构建一个三维的坐标系,思考着如何让一个平面的纸牌,在空间中站立起来,并且层层叠加。
这种对空间结构的感知和想象,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
这比单纯看图纸、背公式要生动一百倍。
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协作和坚韧。
一个小组想搭建一座最高的塔,可搭到一半就塌了。
我以为他们会放弃,或者互相指责。
没想到,他们只是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刚才是不是你手抖了?
”“我觉得是下面没搭好。
”“我们换个方法吧,三张牌搭一个,一层一层往上加!
”他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分工合作,重新开始。
那一刻我才明白,那一次次的倒塌,不是失败,而是最好的“试错课”。
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同伴沟通协商,如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难道不比多认识几个字更重要吗?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坚信,儿童的智慧源于他们与环境的互动和操作。
他们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这些孩子,正是在亲手搭建、推倒、再搭建的过程中,构建着他们对物理世界和社交规则的认知。
老师还分享了一个细节,她说他们把孩子们在探索中灵光一闪的瞬间,称为“哇时刻”。
比如,有个孩子无意中发现把扑克牌弯折一下,就能形成一个更稳定的拱形结构,他兴奋地大叫:“哇!
老师你看!
这样它就不会倒了!
”这个发现立刻被分享给全班同学,大家纷纷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拱形桥”。
老师的角色,就是捕捉并放大这些“哇时刻”,引导孩子们从自发的探索走向有意识的创新。
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发现这种“玩中学”的理念,早已成为全球前沿教育的共识。
就在不久前,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所知名幼儿园就开展了类似的“纸牌建构”项目。
他们甚至为此开发了一整套课程方案,分为“自由探索、问题发现、集体讨论、改进创新”四个阶段。
教师团队会系统地记录孩子们的想法和创造过程,甚至邀请家长来参观孩子们的作品展,让家庭也成为孩子探索学习的支持者。
一项针对幼儿游戏化学习的研究表明,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幼儿在科学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社交协作技能上的提升,远超传统教学模式。
看着眼前这些“小建筑师”们,我之前的焦虑和怀疑一扫而空。
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结构力学”,什么是“空间几何”,但他们正用最直接、最有趣的方式,触摸着科学的脉搏。
他们用纸牌搭建的,不只是一座座城堡和迷宫,更是通向未来世界的桥梁,是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石。
那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时光,恰恰是他们童年里最宝贵的财富。
原来,真正的成长,不是给孩子一座现成的城堡,而是给他们一堆卡牌,让他们自己去搭建一个世界。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梦幻公主蛋糕制作小游戏(湘阴万婴城东幼儿园纸牌上的建筑奇迹)》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