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电视剧,曹操就是那个让人骂但又忍不住多看几眼的主角。等到自己有了工作经验,再去玩三国志游戏或翻书,才明白“枭雄”这个词其实挺贴近现实。大部分人活在社会大背景里,既有野心、又要有算计,本身就不简单。“最近统计显示,超过六成中年人喜欢历史剧里的复杂角色,而不是单一好人或坏人。”我们年纪越大,越懂得没啥绝对的是非。
央视版《三国演义》的做法被很多人点过赞。曹操为了平息粮荒,“借”王垕的人头。不够粮食,就牺牲一个人以平军心。但片里有细节:王垕被带出去时,曹操背过身,偷偷拜了一下。“这一拜告诉大家,曹操不是纯粹恶,也不是无情,一切是为了大局,但他自己心里也有痛。”这种处理让观众又恨又理解。有场景,有人性才让历史角色活得真。
三国故事的魅力,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曹操能写诗也能下狠手。刘备有仁义但也有策略。大家看的是人性的全貌,找的是和现实里的自己、身边的人一样的挣扎和选择。尤其是退休老人,觉得这些故事里的人物很像自己年轻时碰到的难题。不是每个人都能纯粹善良,也没人能真的绝对无情。但大家普遍不喜欢把历史变成一场“感情误会和塑料兄弟情”。
创作三国类型作品的人,最好多看看三国志,不必把角色“洗成白纸”。最打动人心的,是把真实、历史和人性揉在一起,给观众留够思考。毕竟故事是讲给人听的,对角色和时代多点尊重,观众自然会买单。
如果你小时候也听过曹操的故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也欢迎留言。“你觉得真实的曹操,是怎样的人?你愿意看复杂角色,还是只看忠诚和善良?”每代人有自己的三国,也有自己心里的英雄。未来的三国题材,别只改名,也要改得更接地气。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盗版三国志翻页(戏说应有度)》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