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饭馆子,咋回事?装修得跟宫殿一样,盘子比脸还大,菜端上来却是温的!还不如街边那个小破店,听着锅铲响,闻着那股子呛人的香味儿,那才叫吃饭!
有个九零后姑娘叫华姐,一个月挣两万块不少了,以前也爱去那种大地方,觉得干净、气派。请客吃饭有面子嘛,人家广告都说材料是飞机运来的,大厨是哪里请来的…听着就让人放心。
可有一次,她就去了家门口一个不起眼的小馆子,彻底改了想法。
她亲眼瞅着那大师傅,胳膊一抡,火苗子“呼”地一下蹿好高!菜往锅里一倒,那香味儿当场就炸开了,整个屋子都是那个味儿。她说,那时候才明白,啥叫吃饭,啥叫享受。以前吃的那些,都是吃给别人看的。
从那以后,华姐就跟魔怔了似的,到处找这种小店。哪怕是出去旅游,也得先打听当地人常去的是哪个巷子里的馆子。她说这不叫乱花钱,这叫钱花明白了!不再为那些好看的桌子椅子、听着好听的名字付钱,就为嘴里那一口实实在在的好吃!
不光是她,现在好多小年轻都这样想。有个零零后的小伙子,叫小乐,他就说,一顿饭好不好,得看有没有“锅气”。啥叫锅气?就是那个铁锅烧得滚烫,油一热,菜往里一倒,“刺啦”一声,那股子香味儿一下就蹿到你鼻子里了!这个感觉,工厂里做出来的东西,永远给不了。
要是光为了填饱肚子,随便吃个包子泡面对付一下就行了。可要是正经坐下来吃顿饭,小乐宁愿多走几条街,也要找那种灶台边上围满了人,炒菜声震天响的地方。那才过瘾!
这些小店,凭啥能把那些大饭店的客人抢走?
说白了,就是实在!人家没啥秘密。
菜是当着你的面,从生到熟,一点没假。
这些店,名字可能就叫“胡哥饭馆”,地方就在小区楼下。老板可能就是胡哥本人,系着个油腻腻的围裙,亲自给你颠勺。店里就几张桌子,挤得满满当登。可就是那个辣椒炒肉,就是那个拆骨肉,让你吃了一回还想第二回。
现在好多人,专门开车几十里地,就为了来吃他家一口菜。胡哥有时候也听儿女的话,开个直播,手机就架在灶台边上,也不说话,就让你看他怎么炒菜。那火光,那颠勺的架势,比啥广告都管用!
现在不是老说那个什么…预制菜嘛。大伙儿心里都犯嘀咕。去大饭店花了大价钱,结果吃的是早就做好的菜包子,放机器里热一下就端上来了,谁心里能舒坦?
小饭馆就把厨房敞开给你看!灶台甚至就摆在门口。老板就差拍着胸脯跟你说:“瞧好了您内!我家的菜,保证全都是现炒的!”就这一句话,比啥都强。
吃的就是个热乎,吃的就是个放心。
当然了,也不是说那些大饭店就一无是处了。
你想想,要是谈个正经事,或者家里来了重要的亲戚,你总不能领人家去坐小马扎、挤油桌子吧?那时候,还是得去个环境好、安安静静的地方。人家大饭店,胜在稳定,上菜快,服务也好。
这两种店,其实不是谁要干掉谁。就跟你穿衣服一样,在家穿背心拖鞋,出门见人你不得换身干净利索的?看是啥场合,干啥事儿。
现在的人们,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他们不是讨厌提前做好的菜,是讨厌饭店不老实,拿那个东西当现炒的卖,骗人!他们也不是说不喜欢高级的饭店,是烦透了那些光有架子、菜不好吃的地方。
吃饭这事儿,吃的是个啥?
不就是图个嘴上舒坦,心里踏实嘛。那个“锅气”,不光是菜的味道,更是一种…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热热闹闹、活生生的感觉!看着火,听着声,闻着味儿,这顿饭才吃得有滋有味。
那一口热乎菜,不光是填饱了肚子,更是让忙了一天的人,心里头有了着落。
转载请注明来自Nkqfj,本文标题:《逃离高档厨房攻略(不要预制要现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